04
2025-07
在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教育的当下,如何让技术成为教师成长的 “智慧助手”?2025 年 6 月 5 日,宁波市海曙中学迎来一位深耕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 —— 高级教师、希沃杏坛五星导师、全国教育科研及信息技术教育骨干教师黄吉雁老师。作为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实践征集活动评审专家、宁波国家高新区教育教学研究室教育技术教研员,黄老师以《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师》为题,带来一场聚焦技术应用与教学创新的实战型讲座,为教师们打开 “AI + 教学” 的多维赋能场景。一、数据驱动:从工具使用到场景重构的实践突破讲座伊始,黄吉雁老师以 “数字化备课的精准化路径” 为切入点,现场演示 “书签列表” 工具的创新应用。通过实时收集教师日常教学中的高频需求数据,他动态生成个性化工具推荐清单,直观展现 “数据洞察 — 工具匹配 — 场景落地” 的闭环逻辑。“当技术能精准捕捉教学痛点,工具就不再是冰冷的程序,而是贴合需求的‘教学助手’。” 黄老师强调,数字化工具的价值在于让教师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,聚焦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。随后,黄老师以希沃大模型为案例,全景展示智能备课的全流程:输入课题关键词后,系统自动生成三维目标拆解、学情分析模板、分层作业设计方案,甚至能根据班级学生的认知特征推荐差异化教学策略。“不是替代教师备课,而是用技术延伸教学设计的深度。” 他现场对比传统备课与 AI 辅助备课的效率差异,数据显示智能工具可节省 40% 的素材搜集时间,同时提升 30% 的学情分析精准度。二、工具矩阵:构建教师专属的 AI 赋能工具箱在工具应用层面,黄吉雁老师构建了 “备课 — 课件 — 智能交互” 的三维工具矩阵:备课神器・匠帮 AI:现场演示输入 “《背影》教学设计” 关键词后,系统秒级生成包含文本解读、情境导入方案、读写结合训练点的说课稿,甚至自动匹配公开课 PPT 模板。“注意!” 黄老师特别提醒,“AI 生成内容需结合教学实际二次加工,建议通过腾讯 iMA 建立个人教学资源知识库,用校本化案例对冲‘假大空’风险。”课件生成・智能组合拳:天工 AI 的图文生成功能、ChatPPT 的逻辑架构辅助、Kimi Chat 的多模态素材整合,形成从创意构思到视觉呈现的全链条支持。黄老师现场展示用天工 AI 生成《岳阳楼记》动态插画、ChatPPT 自动梳理课文论证脉络的实操过程,让抽象文本瞬间 “可视化”。智能体交互・豆包的创意应用:通过向豆包 AI 输入 “用顺口溜总结一元二次方程解法” 指令,系统即时生成趣味记忆口诀;输入 “为班级合唱创作班歌歌词”,则输出充满青春气息的歌词片段。“当技术能把教学难点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,教育就有了温度。”三、能力升级:定义 AI 时代的教师新基本功面对生成式 AI 的爆发式发展,黄吉雁老师提出教师需掌握的 “三大核心能力”:AI 备课力:熟练运用希沃一键备课、匠帮 AI 等工具,实现 “精准需求输入 — 智能方案生成 — 深度教学重构” 的流程优化;智能课件力:整合天工 AI、ChatPPT 等多平台优势,打造 “视觉吸引 — 认知引导 — 情感共鸣” 的立体化课件体系;智能体协作力:以豆包 AI、Your Music 等为载体,构建 “创意激发 — 内容生成 — 互动设计” 的教学辅助生态。在延伸应用场景中,黄老师展示了 AI 在教学全流程的渗透:即梦 AI 的智能修图功能让课件素材更精致,Your Music 的自动谱曲功能为德育活动增添创意,蜜蜂家校小程序与师者 AI 的智能批改系统让作业反馈更及时。尤其在教育科研领域,AI 可辅助完成文献综述自动梳理、课题申报书智能优化、研究成果可视化呈现等环节,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 “科研助理”。四、价值坚守:在技术浪潮中守护教育本真针对 “AI 是否会取代教师” 的疑虑,黄吉雁老师以 “DeepSeek 的动人诗句” 破题:“莫道键盘无热血,代码深处有春风。” 他指出,AI 在知识传递、数据处理等领域的效率优势,恰恰凸显了教师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 ——教育是 “人点亮人” 的事业:当 AI 能生成工整的诗句,却无法接住学生课堂上 “眼睛发亮的提问”;当技术能快速批改作业,却无法感知作业本里夹着的学生小纸条背后的情绪。“未来已来,但讲台永远温暖。” 黄老师寄语在场教师,“我们要做技术的‘驾驭者’而非‘追随者’,在人机协同中守护教育的温度与灵魂。”讲座尾声,黄吉雁老师以 “技术会老去,教育的灵光永远鲜活” 作结。正如他现场展示的学生用 AI 设计的创意物理实验模型旁,那句手写批注 “老师,这个改进方案可行吗?”—— 当代码与粉笔在黑板上交织,当智能工具与教育智慧相互启发,AI 时代的教育变革,终将在 “技术赋能” 与 “人性光辉” 的共振中,书写更动人的篇章。